会议专题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

  肺动脉瓣狭窄主要病理分型为圆顶样肺动脉狭窄、二瓣化肺动脉狭窄、瓣环发育不良性肺动脉狭窄和瓣叶发育不良性肺动脉狭窄等。此病的介入治疗内科原则为:对应适应症,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或者可先行导管射频打孔术,再做PBPV术可得到根治。动脉导管未闭是指胚胎期开放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能正常闭合,而形成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介入治疗内科原则,针对适应症及病情采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对于房间缺损的介入治疗内科原则是选用合适封堵器时间少并发症出现的关键,同时,超心动图术中监测非常重要。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治疗内科原则根据疾病的损伤是否合适治疗,在肌部VSD<5mm,膜周部VSD<2mm时,不需做任何治疗,若需治疗时,封堵器不要选择过大。

先天性心脏病 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射频打孔术 封堵器

钱明阳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10100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72-77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