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非胃肠道全麻术后禁食时间的探讨
目的:对患儿在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手术术后的禁食时间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经两名有经验的高年资专业护理人员通过双盲法评分,对人院的患儿通过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既往史、合并症。将450例患儿术前均采用常规禁饮禁食时间,麻醉方式均为七氟醚吸人麻醉,术毕进人复苏室复苏,回病房后去枕平卧位,吸氧及心电监护6h,给予补液、对症等治疗。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吞咽、呛咳反射恢复完善有食欲者,实验组术后4h开始饮少量温开水,如半小时后未出现恶心及呕吐不适等,缓慢给予其它饮食,不能过饱,进食时适当抬高头部;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时间,即:术后6h开始进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进食后有无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呛咳、误吸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比、年龄、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哭闹、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证实了符合生理、贴近人性,早期进食可满足机体的需要,增加舒适度,减少患儿的哭闹时间,减轻患儿口渴、饥饿等不良反应,对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也为护理人员在寻求和运用证据的过程中系统了解专科信息和发展动态。
儿童患者 非胃肠道全麻术 禁食时间 评价指标
熊琼珍 陈咏梅 黄文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综合病房 610041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165-167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