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途径留置PICC导管在115例新生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上下肢途径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115例新生儿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NICU住院的PICC置管新生儿136例,回顾性研究,每次进行的PICC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一年内所有进行PICC留置的患儿的详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上肢穿刺的患儿与下肢穿刺的患儿在出生体重以及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ICC置管的患儿中都以男性居多但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C穿刺时患儿的日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C留置的时间在上下肢穿刺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肢有40例为计划性拔管,下肢有48例计划性拔管。静脉高营养输注时间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穿刺留置的54例PICC证明下肢留置PICC是安全的,有效的。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人群,可更多地尝试对早产儿在生后尽快开始下肢留置PICC导管,避免上肢血管条件差,无法留置之后才考虑下肢穿刺。可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地分析上下肢留置PICC的相关并发症的问题。但对于儿童和成人不主张下肢留置PICC。
新生儿患者 下肢穿刺留置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临床应用 统计分析
胡晓静 张玉侠 曹云 姚莉莉 陈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NICU 201102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213-216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