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肌源性颈椎病”的讨论
目的:讨论“肌源性颈椎病”提出的意义。方法:从颈椎病病名的形成及目前对颈椎病认识的局限性分析讨论“肌源性颈椎病”提出的意义。结果:目前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能全面解释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和颈椎病的所有类型;颈椎病症状的低龄化难以用退变解释;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不对称性、颈椎病患者症状的可自行缓解性以及针对颈部肌肉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结论:“肌源性颈椎病”的提出可以全面认识颈椎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早期诊断并运用中医的外用药、手法、导引等综合措施防治颈椎病。
颈椎病 发病机制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程少丹 韩燕燕 杨豪 郑福增 王拥军 施杞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陆氏伤科上海 200040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类风关专科医院 上海 200052 河南中医学院骨伤学院 郑州 450002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1-97
2012-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