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莫司琼对幼鼠内脏痛敏感性影响及脊髓Fos蛋白表达改变
目的:利用新生期反复结直肠刺激(CI)建立幼鼠内脏痛觉敏化模型,探讨早期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雷莫司琼干预对幼鼠内脏痛敏化模型的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及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改变,为儿童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2只SD新生大鼠按2X2析因设计分成4组,每组8只,通过观察大鼠在不同压力结直肠扩张(CRD)刺激后的腹外斜肌放电进行内脏痛觉敏感性评价。结论:新生期(8-14d)反复给予CI,会造成幼鼠痛阈下降,从而建立幼鼠内脏痛觉敏化模型,并引起脊髓背角痛觉传递的神经递质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但早期(15-21d)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雷莫司琼干预则使内脏痛觉敏化幼鼠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下降,并抑制内脏机械刺激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从而降低幼鼠内脏痛觉高敏感性。
功能性胃肠病 儿童患者 雷莫司琼 敏感性分析 蛋白表达
吴斌 林希 张晓燕 杨帆 林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350005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35000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9-40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