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实验性结肠炎幼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实验性结肠炎幼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2只4-5周龄幼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25),TNBS模型组(n=29)和沙利度胺干预组(n=28)。于造模后第4,7,14天分别处死8只幼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IL-12)的表达水平;按照Wallace和Keenan评分标准进行肠黏膜大体损伤评分,Cooper评分标准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粘膜核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论:沙利度胺能显著缩短结肠炎幼鼠腹泻和血便天数,加速肠道粘膜损伤的修复,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沙利度胺对结肠炎幼鼠表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和下调核因子NF-κB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2)的表达以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结肠炎 沙利度胺 动物实验 细胞因子 临床应用
徐家骅 郑翠芳 黄瑛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 2011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4-75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