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S诱导大鼠急性损伤修复性UC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改变
目的:经饮水途径给予SD大鼠葡聚糖硫酸钠(DSS),并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估以及分析DSS处理后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和肠上皮紧密连接复合体变化。方法:根据是否给予DSS,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DSS模型组(n=21)和对照组(n=21),3%DSS持续给予Sprague-Dawley大鼠6天后正常饮水14天。结论:DSS处理大鼠的表现出早期的一个急性炎症阶段,后期慢性修复的阶段。无论从症状和病理表现上,和人类溃疡性结肠炎表现相似,因此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急性损伤慢性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此外,模型动物肠上皮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紧密连接功能受损,基因水平上,紧密连接复合体组成蛋白表达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肠黏膜 通透性能 紧密连接蛋白
饶艳霞 陈洁
杭州,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31000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04-105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