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氧化性和还原性斑岩型Cu-Au矿床流体成矿机制差异

  本文从地球化学角度将与氧化性和还原性花岗岩对应的斑岩型矿床划分为氧化性斑岩型矿床(OPD)和还原性斑岩型矿床(RPD)。对这两类矿化系统的成矿流体来源、金属溶解-运移-沉淀以及成矿物质富集-分散-贫化等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低氧逸度条件不利于成矿金属物质Cu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所以RPD矿化系统其Cu的成矿潜力往往低于OPD矿化系统,但是由于Au可以在还原性流体中发生远距离迁移,所以往往发育次级斑岩型Au矿化。

铜金矿床 形成机制 成矿流体 热力学分析

徐文刚 范宏瑞

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昆明

中文

520-522

2011-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