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醇制前后及药典法清半夏的毒性及液相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半夏醇制前后及药典法清半夏的毒性及液相指纹图谱,考察半夏醇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比较半夏醇制前后及药典法清半夏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和对大鼠腹腔渗出液PGE2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毒性。Megre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0.6mL·min-1,柱温30℃,鸟苷为对照峰,建立并比较半夏药材,醇制半夏及药典法清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醇制半夏及药典法清半夏均能够降低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使大鼠腹腔渗出液PGE2含量降低。液相指纹图谱条件可使半夏药材中各成分较好分离,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24个共有指纹峰,半夏醇制后指纹图谱变化不大,而清半夏特征指纹峰数目及峰面积显著降低。结论:醇制能够达到解半夏毒的作用,半夏醇制新方法在保留核苷等水溶性成分方面较清半夏炮制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醇制法可作为半夏减毒存效新方法的研究方向。
半夏药材 醇制工艺 减毒存效技术 HPLC指纹图谱
陶文婷 郁红礼 吴皓 邱韵萦 朱法根 宫乐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07-114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