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现状及特点分析--兼议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现有农林高校40余所,长期以来,农林高校以“农”为方向,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破解“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选取主要的农林高校为代表,从学科、人才、项目以及产出四个方面考察了分析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现状,并认真总结其特点。其中,学科和师资是开展科研的基础,而项目和产出则是科研的体现和结果。学科上,在28个主要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点上,重点高校(“985”高校和“2ll工程”高校)覆盖面普遍超过一半,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各农林高校亦有分布。人才上,各农林高校的高级职称人才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上,其他学科的师资力量较弱。在科研产出上,“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了国家、省(部)级各类的项目资助,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总额均有显著的增长,论文数量(C刊论文)近10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持续增长。研究表明,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既具有其他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共有的本质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类别高校自身内在特点。正因如此,文章阐述了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指出评价体系是提高农林高校社科管理水平,促进人文社科繁荣,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高等教育 农林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科研管理 学术评价
李二斌 朱世桂 刘浩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 江苏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64-37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