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癌症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与不同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不同时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及与不同应对方式问的相关性,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76例癌症住院患者在放射线治疗的不同时期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问卷调查,于放疗前进行一般性问题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在放疗的不同时期焦虑、抑郁变化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放疗前相比,放疗期间与放疗后的焦虑、抑郁显著减轻,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放疗期间相比,放疗后的焦虑、抑郁出现反弹,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的不同应对方式与癌症患者放疗前的焦虑、抑郁显著相关(p<0.01)。结论:关注癌症放疗患者特别是放疗前和放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不良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应对方式,缓解患者的痛苦,增加其治疗的依从性。

癌症患者 放射治疗 心理健康 临床干预

王胜 张晓明 李桂兰

国内会议

安徽省行为医学分会第2次学术交流大会

芜湖

中文

96-9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