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艺术保护与发展
红水河是西江的主流,上游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东部沾益县马雄山,沿滇桂、黔桂边界东下,至贵州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红水河流域是壮族聚居的腹心地区,同时也居住着汉、布依、苗、瑶、水、彝等民族。他们为创造共同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铜鼓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载体,传承至今的以铜鼓歌谣、音乐和舞蹈为代表的铜鼓艺术则是历史悠久的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艺术奇葩。文章介绍了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艺术的历史传说及其分布、文化功能、具体运用、铜鼓音乐和铜鼓舞蹈以及对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红水河流域 民族文化 民间铜鼓艺术 艺术保护 社会发展
廖明君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47
2003-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