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钉螺对氯硝柳胺抗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在现场长期使用后,钉螺对其产生抗药的可能性。方法:捕捉安徽省铜陵县胥坝乡长期使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地Ⅸ的钉螺作为实验钉螺,同时捕捉该乡从未使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地区的钉螺作为对照钉螺;将氯硝柳胺用脱氯自来水配成有效浓度为2.0000、1.0000、0.5000、0.2500、0.1250、0.0625和0.0313mg/L的药液,在24℃±l℃下对实验钉螺和对照钉螺进行室内浸杀实验,观察浸杀后两组钉螺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so)等指标。结果:浸杀24、72和120h后,实验组钉螺LC50分别为O.337、0.175和0.136mg/L,对照组钉螺的LC50分别为0.165、0.090和0.061mg/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氯硝柳胺药液浓度为0.0625、0.0250mg/L时,实验组钉螺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钉螺。结论:氯硝柳胺在现场长期使用后,钉螺可能对其已产生了抗药性。

钉螺 氯硝柳胺 抗药性 效果评估

操治国 汪天平 张世清 朱磊 章乐生 姚光秀 金伟 杨卫平 田学根

230061合肥,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安徽省铜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80-83

2012-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