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原理,针对奥尔森派琴虫(Perkinsus olseni)的5.8s核糖体RNA与内转录2间隔区序列,设计了6条特异性LAMP扩增引物。分别为两条外引物F3和B3、两条内引物FIP和BIP、两条环引物LF和LB。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贝类奥尔森派琴虫的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该技术只对奥尔森派琴虫发生扩增反应,产生黄绿色荧光扩增产物,对其他对照DNA样品无扩增反应,不产生黄绿色荧光。对F3和B3外引物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其序列与GenBank中奥尔森派琴虫序列一致。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特异性。对奥尔森派琴虫质粒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00 fg。用该项LAMP技术与OIE公布的派琴虫PCR检测技术分别对50份分别来自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的牡蛎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LAMP检测到2份奥尔森派琴虫,PCR方法检测到9份派琴虫。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CR方法检测到的9份派琴虫阳性样品中有2份为奥尔森派琴虫,其结果与LAMP检测结果相符,说明该技术适用于贝类样品奥尔森派琴虫的检测。
奥尔森派琴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特异性 敏感性
庞耀珊 谢芝勋 谢丽基 谢志勤 邓显文 刘加波 彭宜 范晴
530001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5-159
2012-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