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宜昌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的运转与评价

  目的:分析宜昌市2010年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AEFI),评估常规、强化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为免疫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审核全市AEFI监测系统上报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按AEFI发生原因分类: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进行分类描述。结果:2010年全市开展29种疫苗136.10万人次的接种,发生AEFl485例,发生率为35.64/10万,其中异常反应41例,异常反应率3.01/10万。一类疫苗AEFI发生率46.63/10万,二类疫苗AEFI发生率16.89/10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AEFI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般反应以低热和局部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共报告400例,占报告总数82.47%。结论: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系统,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覆盖率。建立疫苗使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接种T作规范化、疫苗质量不断提高。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效。

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 接种疫苗 监测系统 统计分析

徐英 刘军 潘会明 徐耘 田滔滔

443003 宜昌,三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中心 443000 宜,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局 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85-189

2012-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