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它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至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OP可分为三型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90%以上是原发性骨折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骨折髋部骨折,椎体骨折,前臂骨折等。为此笔者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临床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展望7个方面进行综述。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骨密度 临床治疗

王伟 史晓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市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浙江杭州市 310005

国内会议

2012年第十二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暨第十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81-86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