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国际人道主义医疗防疫救援中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的探讨
目的:对海地地震后实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防疫救援,预防虫媒传染病发生,为今后类似的援外行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海地震后的特殊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采取震后虫媒传染病风险分析与关键点控制,主要以环境治理与药物杀灭相结合,媒介控制与灾民的健康教育相结合,媒介监测与疾病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招募当地志愿者,为海地太子港留下一支灾后应急媒介生物控制技术队伍; 结果:中国赴海地医疗防疫救援队,历时15天,调查了解了当地主要虫媒传染病媒介蚊虫、鼠类、以及蝇类的密度,针对主要媒介蚊虫、蝇类、鼠类,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媒介风险大为降低,根据控制结果,对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做出初步预测。离开海地之时,当地灾后媒介生物控制技术队伍运转良好。结论:赴外远程国际人道主义医疗防疫救援行动,其政治意义远大于技术意义。在媒介控制技术上,“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自身技术、物资准备要充分合理,准备不足或者过度储备都会给开展工作带来不利;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地,结合科学的风险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综合利用当地资源,培训当地技术骨干。同时对灾民进行“爱国主义”健康教育,把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带到海地,发动灾民,进行自救,为媒介控制起到了纯粹技术达不到的作用。
医疗防疫 虫媒传染病 健康教育 生物监测
杨振洲 宋宏斌 孙岩松 贾瑞忠 郭金鹏 聂卫民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解放军302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1-266
2012-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