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口岸蚊类种群和密度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云浮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和不同生境密度分布,为口岸蚊类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蚊类种群调查在蚊类易孳生和栖息地方,采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幼虫和蛹。待羽化为成蚊后进行分类鉴定;成蚊密度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采用人工小时法监测。结果:在2011年5至8月份共捕获成蚊11869只,采集各龄期幼虫和蛹2555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7属11种;优势蚊种依次是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结论:本次调查是云浮口岸地区的首次蚊类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云浮口岸地区在自然条件下蚊类种群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蚊类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蚊类防疫 传染病 生态环境 品种鉴别
刘传鸽 罗琳 胡龙飞 邓继棠 马泽征 侯捷 张友
云浮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云浮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91-396
2012-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