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绵阳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以绵阳市2000~2009年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定量计算出了绵阳市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并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绵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都呈现波动式的增加,但生态承载力的增长幅度远远赶不上生态足迹的增长幅度,生态赤字同生态足迹增长趋势一致,同时生态压力指数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在2009年这一年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表明绵阳市的发展模式呈不可持续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较差。万元GDP生态足迹的下降,表明了绵阳市近年来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实现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适当控制人口增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护耕地资源、转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李新 王海滨 陈朝镇 叶元蕾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绵阳 621000

国内会议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9-28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