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兼论新时期长江三角洲的自下而上城镇化
基于全球城市区域的视角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演化的理论逻辑,认为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构建、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高品质集约发展的诉求以及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等中国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特征是推动区域内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将四个外部因素与小城镇自身资源禀赋相结合可以将当前小城镇的发展类型总结为三种:都市一体化型、区域增长极型、公共服务中心型。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观察新时期长三角地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作用下的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可以看到政府的引导和全球城市区域的潜在作用将促使区域内非都市一体化类型的小城镇形成三种发展趋势:成长为拥有综合功能的小城市;发展为兼具特色和活力的旅游服务型聚落;承担广大农村地域服务职能的公共设施中心。
小城镇建设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交通网络
罗震东 何鹤鸣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研究室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212-222
2011-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