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与肠粘膜象关系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复杂病,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炎性特征的慢性疾病,多先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扩展,严重者甚至遍及全结肠,癌变率较高,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肠镜的普及使UC的诊断及检出率越来越高,为中医的辨治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得镜下辨证增加了望诊之外的辨证客观依据,是望诊的延伸。UC的“证”是如今中医研究热点、治疗的基石,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传统证候研究是建立在望、闻、问、切的直观方法基础上,同时辨证过程受医家主观经验的影响,具有主观性、模糊性,缺乏客观的、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微观辨证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从而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中医证型和理化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逐渐大样本地被报道,但尚无大样本的针对UC中医证型和肠粘膜表象的深入研究。本研究立足于137例AUC的中医证候特点,初步探讨UC诊断金标准下的粘膜象与证候的关系,旨在初步探讨中医宏观辨证和西医微观辨证的相关性,为UC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显示,不同证型和肠镜下的粘膜象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镜下微观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印证中医宏观辨证,能较好指导中医的辨治。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证候 肠粘膜象 辨证论治
王新月 吴健 孙慧怡 张雯 王建云 程瑞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 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34-3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