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益气清热方对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裸鼠胃粘膜P53、Bcl-2表达的影响

  根据幽门螺杆菌(Hp)是否同时表达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蛋白(VacA)两种毒力因子,可将Hp分为两型:Ⅰ型(高毒力株),具有cagA基因,表达CagA蛋白和VacA蛋白;Ⅱ型(低毒力株),不具有cagA,不产生CagA蛋白和VacA蛋白。有证据表明Ⅰ型Hp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更为明显,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更能加重胃上皮细胞损伤,促进抑癌基因的失活及癌基因的激活,与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关系更为密切。既往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益气清热方对Hp虽有一定的抑杀作用,但远较西药的清除率低,而改善临床症状、胃镜征象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表现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观察了益气清热方对Ⅰ型Hp感染裸鼠胃粘膜P53、Bcl-2表达的影响,拟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治疗Hp感染的机理。本研究仅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了益气清热方对I型Hp感染的治疗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密不可分,今后拟从这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探讨益气清热方治疗Hp感染的机制。此外,益气清热方对I型Hp(高毒力株)致病性是否有“减毒增效”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这对中医药临床治疗Hp感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胃疾病 细菌感染 机理分析 中医药治疗 基因表达

陆为民 吴静 沈洪 杨学文 朱萱萱 李克涓 朱长乐 单兆伟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检验科、药理研究室、病理科 210029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海口

中文

116-1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