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癌基因与浊毒的相关性研究
李佃贵教授创立的“浊毒理论”为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本实验采用高糖加辛辣刺激饮食建立浊毒内蕴证动物模型,继以MNNG溶液自由饮用,雷尼替丁灌胃,从而制造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大鼠模型,检测相关癌基因指标探讨与浊毒之间的联系,为浊毒证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中通过给大鼠造模,并给大鼠饮食上模拟浊毒内蕴之证来观察三种癌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实验结果表明,Bcl-2, c-erbB-2, c-myc三种癌基因在造模成功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呈阳性表达甚至是强阳性表达,此说明癌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中医浊毒证型之间成正比例增长关系,大鼠机体自身处于一种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的拮抗、动态逐渐失衡的状态,超出一定范围便由生理转变为病理状态,结果显示本实验造模方法符合浊毒致病机理与浊毒证表现,说明浊毒证的形成确实能引起癌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升高,浊毒的形成是导致胃癌前病变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胃癌前病变 浊毒内蕴证 中医基础理论 发病机制 相关性分析
郭喜军 李佃贵
河北省中医院 石家庄 050011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82-18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