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PGE2、Gastrin、PepsinogenⅡ、EGF的影响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为我国的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状多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等脾虚证表现。久病多瘀,AG患者也兼见胃脘隐痛、痛有定处,舌有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血瘀证表现,胃镜下黏膜萎缩呈颗粒状、皱褶变平、血管透见、可有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故脾胃气虚,瘀血内停证为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之一。黄芪、三七分别为健脾益气和活血化瘀药的代表药,多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但在临床实践中多以复方形式存在,为了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本文运用黄芪、三七及二者配伍治疗大鼠萎缩性胃炎,旨在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PGE2、Castrin、Pepsinogen Ⅱ、EGF的影响,为萎缩性胃炎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血清生化指标 抗病机制
史瑞 李晓红 刘礼剑 李健 方蕾 蔡大勇 李军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 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213-2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