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通腑开窍、祛湿化浊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的肝炎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通过检索了大量相关文献及结合临床观察,认为脑为元神,奇恒之府,居于颅内,位于人体最高位;肝主疏泄,主风木之脏,为刚脏,主升、主动,具有调畅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特点;大肠者,传化之腑,居腑之最下,糟粕汇集之处,司传化糟粕,具有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大肠这一特点,对调控肝、脑的生理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脏之浊阴之气得出,水谷精液得藏,脏腑得养,气机调畅,肝气通达,元神得安;肠道如有积滞,腑气不得通畅,肝失于疏泄,浊阴之气上冲而犯于脑,则元神失安,从而表现出反应迟钝、昏迷等肝性脑病的症状。本课题基于以上认识采用通腑开窍、祛湿化浊之法组方,高位保留灌肠以观察其疗效,探讨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腑开窍,祛湿化浊法”的中药保留灌肠,发挥了中医特色,改变了传统的中药给药途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提高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这类急症方面的作用。且此法安全,方便,费用低廉,操作简单,临床值得推广。
肝性脑病 中医药治疗 机理分析 临床疗效
江一平 李真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 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323-32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