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1~2ULN肝郁脾虚型慢乙肝病理分布规律
目的:明确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肝组织病理的分布规律.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取肝郁脾虚型病例,在B超定位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由病理专科医生(固定1人)阅片.诊断标准按照我国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根据肝组织小叶内、汇管区及其周围炎症情况将肝脏炎症程度分为5级(GO~G4);根据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状况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5期(SO~S4).肝穿刺纤维化程度SO~S1者定为无显著肝纤维化,S2~S4者定为有显著肝纤维化.结果:本实验中43例慢乙肝肝郁脾虚型ALT1~2ULN患者的肝穿病理结果,其中GO有13例(30.2%),G1有7例(16.3%)G2有19例(44.2%)G3有4例(9.3%),无G4.S0有25例(58.1%),S1有7例(16.3%)S2有4例(9.3%)S3有3例(7.0%),S4有4例(9.3%),其中SO~Sl为无显著性肝纤维化,共32例(74.4%),S2~S4为有显著性肝纤维化,共11例(25.6%).结论:轻度慢乙肝肝郁脾虚型病理炎症程度较轻,人多在GO~2,且大多处于无或早期纤维化期间.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病理 辩证分型 诊断标准
朱肖鸿 胡小花 孙慧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 丽水市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2-26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