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风”及“风病”研究
《金匮》的“风”理论包含:代表自然界正常气候与反常气候、代表《金匮》致病的”五邪”之一、藉以阐明病因病机及预后、风邪致病多见面赤及以“风”名方;“风病”理论则包含: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风病,肝中风、心中风、脾中风、肺中风、肾中风。首风、头风、脑风、目风、泄风、漏风、内风、肠风、风水、中风及产后中风等。是对<素问·风论》绝好的继承。本文指出:①不仅要注重风邪中人的一般规律,更要注重其特殊规律;②风邪可兼夹寒、湿、热、饮等邪,体现了杂病之成中“所得”的精神;③以“风”病喻他病及他病兼风等。这对防治其他邪气所致的杂病有很好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金匮》 风理论 病理机制 预后因素
陈国权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77-81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