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在消渴病证中的运用
消渴病首见于《内经》,自《金匮要略》始有论有治,作者分别从善饥便难,方参脾约;渴而汗出,白虎参蛤;虚烦不眠,枣仁安神;溲数肾虚,仲景八味;寒热错杂,方选乌梅等六个方面,探讨了《金匮》杂疗方在消渴病中的运用,为经方治疗消渴病提供了参考。
消渴病证 《金匮》方 临床应用 辨证论治
王忠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387-390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消渴病证 《金匮》方 临床应用 辨证论治
王忠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387-390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