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健康状态面部光谱色度特征分析

  目的:以《内经》面色诊理论为指导,观察不同健康状态人群面部面色光谱色度情况。方法:用《健康状态评价问卷H20 V2009》对470名无明确急慢性疾病者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从而区分健康、亚健康状态。同时采集临床370例不同疾病患者,采用日产柯尼卡美能达CM-2600D分光测色仪.观测额部、眉问部、鼻部、下颏、左颧部、右颧部、左眼胞及右眼胞8处L、a、b、C值及以及不同波长段(400-700nm)下的面色反射率值等指标情况。结果:亚健康L值高于其他两组,a、b、C值均低于其他两组;疾病组L值低于其他两组,b、C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各组间不同波长段下反射率与上述色度结果基本一致。惟在400-570波长段亚健康状态组的反射率明显高于健康状态组(P<0.05)。提示疾病组晦暗深重的面色特征,亚健康组面部浅淡的特点。各组的6个位点间的L、a、b、C值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且各个组别均在面部中央位置的差异最为显著。三组面部同一点位同颜色信忠进行比较。得到各组别较其他组别具诊断特异性的点位。结论:运用光谱色度测定方法,可以作为诊断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为中医望色诊断提供了较好的量化依据。

中医诊断 健康状况 面部光谱色度 生理指标

许家佗 吴宏进 陆璐明 屠立平 张志枫 陈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16-21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