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久违了的数字化四诊合参,跨越千年的量化诠释

  作者远空到来,从马来西亚进入北京,为的是学习那古朴的中医学。“做脉诊的现代研究”,是导师给我说的第一句话。终于,作者目睹及操作那台可量化、数字化的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断仪:脉诊信息的采集,混搭两个中医四诊外的诊断信息,一个指端溶积脉波图,提示末梢微循环信患;另一个是Ⅱ导心电图,提示简要心脏电生理信息;舌诊其诊断结果给出舌质、舌苔、舌形、舌动态、舌的润燥以及是否体内存在有血瘀现象相关信忠;闻诊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内容,以五音配五脏应五行,给受诊者体质,提示健康与亚健康信息;问诊为问主诉症状及其它与疾病相关的自我报告和自觉症状。在医师确认后受检者可获得一份既有病例又有处方的诊断结果。中医四诊合参数字化辅助诊断装置继续不断提升,当具备作为一具简便、有效、重复稳定性好的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断仪--久违了的数字化四诊合参,跨越千年的量化诠释!

中医诊断 四诊合参 数据采集 量化分析

谢顺成 牛欣 穆建萍 朱庆文 李海燕 徐艳如 张健 侯淑涓 马良宵 杨学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127-129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