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之辨--定性定量

  中医是一门临床应用医学,中医是一门成熟的医学,早在春秋秦汉时期,中医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医疗理论体系,其理论至善至美。后世只是将中医业已成熟、完整的医疗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演绎和发挥。<br>  从仲景以后,历代中医各派名人,只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个人有个人的临床应用体会及特色罢了。伤寒学派们,善于运用六经的辨证方法来诊治疾病;脏象学派们,善于运用脏腑辩证的方法来诊治疾病:温病学派们,善于运用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的方法来诊治疾病;络络学派们,善于运用经络辩证的方法来诊治疾病。而八纲辨证,气血精津液的辩证方法,则是各个学派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所必须运用的最基础的分析诊治疾病的方法。<br>  中医治疗疾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辨证的内涵:一为定性,二为定量。八纲辨证、气血精津液辩证、六经辨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都是中医临床医生分析、确定患者疾病属性(定性)及程度(定量)的方法,并以此确定正确治疗方案。疾病治疗的好坏:定性是基础,定量是关键。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定性分析 定量评价

周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北京,100010

国内会议

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

北京

中文

307-310

2011-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