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社会企业体系的培养
灾后重建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作,不仅涉及到经济上的重建,而且牵涉到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甚至心理诸多方面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协调运作和民心稳定是重中之重。社会企业即非盈利组织,能够最大程度缓解社会矛盾激化,为灾区全面建设做好基础铺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味注重自身利益的企业发展道路只会越来越狭窄,而将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社会企业发展方向将会越来越明确,企业的定位只有将社会利益结合进来才能做大做强做久。灾区震后重建所涉及的面很广,不仅有经济重建任务,更有社会系统的重建任务。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尤其是灾区社会系统的重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关系到灾区居民的人心稳定。经济的发展必须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程度安定各方面受到伤害的灾区居民。因此,灾区引入社会企业体系是实现灾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灾后重建 社会企业 管理体制 经营模式
严梅
成都大学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暨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32-435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