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清代外藩蒙古捐纳

  清代,捐纳同八旗士家子弟及科举正途一并成为清代选官的重要途径。清廷为了掩饰卖官之名,将捐纳与情愿捐献,甚至同政府强行摊派、抑买等行为相互混淆,统称为“捐输”。故清代的“捐输”具有“广义和狭义双层内涵,广义捐输涵盖捐献、捐纳(即捐官)、摊派、抑买等,狭义则仅指捐纳。本文拟梳理和分析清代外潘蒙古(即内外札萨克旗)捐纳之由来及其特点、蒙古王公贵族的捐纳动机等相关问题。

清代 选官制度 政府财政 阶级矛盾

宝音朝克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85-491

2010-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