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神秘的语言和沟通--19世纪四川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政治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利用秘密社会的文书,特别是袍哥的“圣经”-《海底》,考察他们的秘密语言(包括隐语和暗号),以揭示他们的政治思想、身份、以及行为,观察一个特定的社会集团怎样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语言,在清政府的镇压下,这个语言成为帮助其组织及其成员的生存的工具。《海底》其实也是袍哥的历史,是他们自己声音的表达,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认为是J.斯各特(James Scott)所说的“隐藏的文书”(hidden transcripts),即那些显示“下层集团政治”(subordinate group politics)的文字。或者如R.古哈(Ranajit Guha)在研究庶民史时所界定的“历史的微声”(small voice of history)。在分析“隐藏的文书”或“历史的微声”时,我们可以发现“下层社会集团的公共话语”(public discourse)。袍哥的秘密语言与教规是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反映,是清代次文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在研究他们的语言及其文本时,我们不必像斯皮瓦克所认为的“庶民不能发声”(the subaltem cannot speak)那样悲观。就袍哥而言,我们可以从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书规则中找到他们的声音,揭示他们的活动,为我们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组织、成员、内外关系、以及政治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清代 《海底》 语言分析 身份认同 政治文化

王笛

美国德州A&g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30-441

2010-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