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韩国语“(?)”的意义及其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韩国语“(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对未来的”预定”、”推测”、”意志”、”可能性”、”必要”,本文从“( )”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它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并进行语料的统计,考察了各种意义的“( )”及其汉语对应形式所占的比例。

韩国语 语义分析 语法功能 汉语对应形式

李海燕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朝鲜-韩国学

延吉

中文

310-324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