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钱玄同和汉字简化--另一个简体字

  今天,在中国语圈使用的汉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部分国家使用的简体字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二是通用于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社会的繁体字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前者是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所制定的文字。如其名所示,简体字是把复杂难记的汉字简化为正字(标准字)。当然,这并不是说多达数万的汉字全部简化,而许多繁体的旧正字仍旧保留通用。另外, 1980年代以来,随着回归于传统的潮流,在商品广告、招牌和名片等方面,繁体字的使用有所增加,最近又是来自天津的某全国政协委员在2009年两会上提出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提案,引起了汉字繁简统一的热烈讨论。据这位政协委员说,恢复繁体字有三个理由:(1)1950年代简化汉字太粗造,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2)以前说繁体字太难学,太难写,但是现今电脑普及,不存在这个问题了;(3)恢复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1。虽然如此,到目前为止,在传媒和公共标识上仍然严格使用简体字,中央政府也对繁体字的过度泛滥屡屡发出警告,尽力控制繁体字的使用。

文字改革 汉字简化 繁体字 对立关系 钱玄同

村田雄二郎

东京大学

国内会议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188-194

2009-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