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抉择:后“五四”时代部分北大师生的非政治倾向
五四运动后,在部分北大师生中曾出现一种非政治倾向,主张同归书斋、潜心学问。究其缘由,或许有四点成因:(一)“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惯性;(二)教育救国与学术救国思潮的潜移默化;(三)“为学术而学术”风气的逐渐养成;(四)学生运动的流弊日益显现。这些因素最终造成一些知识界人士对政治产生了疏离乃至排斥的情绪。而从学术独立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非政治倾向当属另一种抉择,它诚然一时缓不济急,却也从一个侧翼执着地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事业,并使之逐渐趋于成熟、深化,故不宜简单片面予以否定。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牵引,兼之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这种非政治倾向亦难彻底,由是更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五四时期 北大师生 学生运动 非政治倾向
卢毅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4-278
2009-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