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求真”--略论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理论建树
中国史学从晚清以后开始渐显区别于古代史学的若干“近代化”特征,王国维说“道咸以降之学新”1,其中“以降”二字的历时性意味颇为明显,即指中国学术自鸦片战争以后在新旧中西诸种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趋新过程。事实上,学术变化较之社会变化往往更为平缓滞后,即使19世纪后期被李鸿章称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然而史学的“近代化”依然若隐若显,直到五四时期,近代中国史学的真正“变局”才终于形成。
五四时期 中国史学 学术思想 理论体系 科学主义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8-314
2009-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