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种苗类型造林后的毛竹茎秆解剖特性研究

  本文对不同造林方式获得的毛竹解剖特性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的维管柬密度人于同龄的竹鞭侧芽萌发的相应值,实生苗和埋鞭育苗的维管束密度分别变动于1.8-3和1.5-1.7个/mm2。两种苗型的纤维组织比量随年龄增加没有明显差异,介于24—27%之问。实生苗纤维组织比量竹秆中部的最大,竹鞭侧芽的从基部向上呈增加趋势;从竹青到竹黄两种苗型的都是逐渐减小。实生苗和竹鞭侧芽的薄壁组织比量随年龄增加呈近乎直线形式,介于65—68%和66—69%。两种苗型输导组织比量随竹龄,竹秆高度和竹壁径向位置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实生苗和竹鞭侧芽的纤维和薄壁细胞双壁厚从30到78个月逐渐增加,腔径逐渐减小。

毛竹茎杆 显微解剖 维管束密度 细胞壁厚

杨淑敏 刘杏娥 田根林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 100091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51-57

2011-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