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形式和个人社会资本对中国城市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解决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所面临的问题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少数国内学者已经探讨了社会资本对中国居民健康的影响,但是目前并没有关于社会资本对中国空巢老人健康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城市不同居住形式的老年人的社会资本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居住形式和社会资本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样本包括9711位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研究中的空巢家庭包括独居和夫妻同住两种类型。健康状况指标采用的是EQ-5D指标,社会资本指标是根据与邻居的交往频率、和亲朋聚会的频率、参加社会聚会的频率、是否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四项指标的取值构造总体社会资本指标。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变量后,独居组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明显比非空巢组差,而夫妻同住组则不比非空巢组差;总体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城市老年人。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好。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改善城市独居老人的社会资本,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空巢”对其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年人 居住环境 社会资本 健康状况
孙晓杰 张耀光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与政策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暨社会医学学术研讨会
大理
中文
36-5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