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分子与驱避剂缔合对驱避活性影响的定量计算
目的:从40个酰胺类驱避化合物与氨分子缔合体、驱避剂单体以及缔合体特定碎片的组成、拓扑、几何、静电和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以及相关理化性质参数中筛选显著的参数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分析缔合体化学结构与驱避剂对埃及伊蚊(Aedesaegypti)驱避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Gauss View构建40个酰胺类驱避化合物及其与氨分子形成的氢键缔合体的三维结构,然后用Gaussian 03W优化其结构,再利用Ampac 8.16和Codessa 2.7.10建立QASR模型。结果:获得一个R2为0.7045的三参数QSAR模型。结论:对驱避活性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是缔合体某特定碎片的体积,单体的最大键级,缔合体某特定碎片中氢原子的最小化合价,驱避剂与氨分子的缔合对驱避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驱避剂 化学结构 模型构建 驱避活性
廖圣良 姜志宽 宋杰 王宗德 陈金珠 张亮华 韩招久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 210002 密西根大学·弗林特,美国弗林特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94-99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