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建反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考--论王慎中之前的泉州府作家
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兴起之后,作为矫正前七子复古文学运动的弊端而产生的唐宋派影响巨大,于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创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研究结论均把反省前七子文学创作、提倡唐宋散文的功绩归之于王慎中,然而根据进一步的文献考索,王慎中的同郡前辈反对前七子文学运动、提倡唐宋散文观念的时间更早,并提出系统的理论。弘治以迄嘉靖末年,福建八府一郡涌现众多作家,文学观念不一,泉州府的作家却比较一致地提倡唐宋散文,形成经学与文学从结合、疏离和完全脱离的状态,林希元的部分文学创作完全脱离经学,呈现出纯文学的特征,是明代嘉靖年间较为少见的文学创作现象。
明代时期 文学创作 复古运动 历史价值
郑礼炬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国内会议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48-660
2011-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