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之际李渔的诗
明清之际的文学家李渔以小说戏剧创作名世,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居有显赫的地位。不过,袁枚《随园诗话》卷九认为李渔的诗“有足采者”,黄协埙《锄经书舍零墨》卷一也说“笠翁以词曲知名于时,而诗句亦往往有可采者”,而现代李渔研究的开山人物孙楷第在《李渔与十二楼》一文中,对李渔的诗词与散文有一番总体的比较,认为他的诗“颇有稳谐之作”。在笔者看来,作为卓有成就的通俗文学家,李渔的诗“有足采者”,或者说“往往有可采者”,并不值得惊奇;而说他的诗“颇有稳谐之作”,则似乎说得过于笼统。通览李渔近1100首诗,笔者认为,李渔诗作中最有价值的,是那些他写于明清易代之际与战乱相关的诗,以及描写清初有关汉民族统治政策的诗,其数量虽然不多,却每每饱含真情,秉笔直书,是那一个“天崩地解”时代有关重要史实的真实记录,有如杜甫描写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那些诗,直可称之为“诗史”。
明清时期 诗歌创作 文学价值 李渔
钟明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61-664
2011-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