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东阳诗学体系
以诗文辨体为旗帜,以诗歌音律为主线,以诗歌真情为旨归,就是李东阳诗学体系的三条纲。其《怀麓堂诗话》及其它著述中有关诗论的文字大都为这三条纲所统摄,按照一定的内在的逻辑互相连接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其诗学体系的构建,乃是为了指导明代中期的诗歌创作,左右诗歌的发展方向。为此,李东阳反思了明朝建立百余年间,程、朱理学束缚、台阁体后学泛滥的诗歌发展状况;上溯诗歌与乐合一的原始形态,广泛品味,比较唐、宋、元的诗歌创作;对《尚书》、《论语》、《孟子》、《荀子》尤其是《礼记·乐记》、《毛诗序》等儒家早期经典中的诗乐理论和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等作了认同性的选择和阐释;<br> 总结、升华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思考。因而,这是一个以儒家诗学为主体而又折中、融合了诸多审美要素的、既高度重视诗歌的艺术特征更强调诗歌的内容和功能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切实的指导意义诗学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对当时的茶陵诗派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使台阁末流弥漫的诗坛颓靡的景象大有改观,而且对其后的杨慎、公安三袁,以及钱谦益、王士稹、沈德潜等,皆有所启迪,对“七子派”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明代中叶主流诗风由台阁向复古嬗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东阳 诗学体系 创作风格 艺术特色
李庆立
聊城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
国内会议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77-191
2011-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