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王母的女儿们--从“遇仙”到“阵前比武招亲”

  西王母最早在《山海经》中以异形的姿态出现,后来从不老不死之药和蟠桃的管理者的身份,跟人间的帝王交会。或许由于她已从当初的同时具有两性的存在变为女性原理的体现者,因此,为更新她的不老不死的能力,需要男女的交会。然而,在人间找到合适的交会对象并非易事,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创造出了西王母之对偶神东王公并使其每年一次与之交会。不过,道教教团逐渐使其神灵阶层化,以东王公作为天帝,西王母作为最高住的女神,这样一来,两位最高神的交会便让人觉得不太妥当,于是,这项职责便递交到第二世代的织女和牵牛身上。继承原西王母职责的织女,不久便获得了适于西王母女儿身份的“夫人”称号,但该做的在人间找寻男性原理体现者并与之交会的这项职责不变。这就是在《新话摭粹》和《绿窗新话》中的遏仙类故事中所见到的寻求“遇”或者“歓”的仙女的真面目,也就是以“杨家将”为代表的,世世代代全力以赴,毫不辞劳地侍奉帝王的武将一族的物语里,“阵前比武招亲”的女将的真面目。换句话说,“阵前比武招亲”的女将就是西王母的第二世代,她所师事的女仙就是西王母。如若以此母题命名“西王母交会母题”,那么在后来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便会发现许多都是此母题的变形,因此可以说,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母题。

民间文学 西王母 人物塑造 文学评论

大塚秀高

日本埼玉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4-53

2011-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