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与误读:潘金莲研究反思
近些年为潘金莲翻案的研究中出现了拔高其品性、脱离原作实际的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她追求真正的爱情;她的悲剧完全是男权制度压迫的结果,其行为是对男权制度的反抗:她是追求人格独立、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她对性的极度追求是心理焦虑的反映。潘金莲的基本特点是缺乏道德自觉和精神超越能力而完全沉溺在个人欲望之中,这是为作品探寻人性和生命本质的主旨服务的。从女性主义视角可更深入、平允地开掘潘金莲形象。
《金瓶梅》 潘金莲 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
张平仁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46-351
2011-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