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同安湾为例

  为了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在借鉴国外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资料状况,从水质、沉积物及生态要素三个方面筛选了11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底栖生物质量为主要指标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评价等级与水质、沉积物污染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来反映海域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应用此方法对同安湾12个监测点分别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监测点位中,等级为优、良、中、差、劣的个数分别为4,3,3,2,0,平均等级为“中”级,说明生态质量状况处于向“差”过渡的状态。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与水体中Cu的含量相关性最大,相关性系数为-0.957,其次与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和-0.915。与沉积物中的Cd、Cu和Hg的也有较大相关性。这些因子中,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处于劣四类水平,而重金属除个别站点,基本都符合一级标准,说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研究海域的主要生态和环境压力,而且对一些未超标的污染因子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近岸海域 生态质量 综合评价 体系构建 同安湾

陈朝华 吴海燕 陈克亮 陈庆辉 吴吉春 张景飞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南京大学水科学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水科学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

厦门

中文

615-624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