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夏季月平均碳通量

  在中国第16和第21次南极考察期间,于1999年12月、2000年1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之间往返海域,航线上采集海表层水和大气pCO2、叶绿素、海表层水水温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推导出pCO2与调控因子之间的经验关系,并基于经验关系结合同步卫星遥感叶绿素和水温数据计算出南大洋月平均海气碳通量。计算结果给出海区碳源汇分布的时空变化,海区月平均吸收能力分别为-0.00355GtC,-0.00573 GtC,-0.0036l GtC,-0.00525 GtC。

碳通量 卫星遥感技术 动态变化 海洋气候

许苏清 陈立奇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

厦门

中文

962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