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虛与非阳虛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I(Ang 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pro-BNP),甲状腺功能(F73、FT4、TSH、T3、T4)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心功能分级上,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有统计学差异(P=0.04<0.05):在射血分数(EF)上,阳虚组患者的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虚组BNP、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患者,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醛同酮、FT3、T3、T4与TSH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ng Ⅰ、Ang 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差异的BNP、FT4进行同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 阳气亏虚论 神经内分泌因子
张萍 徐凤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于科 主任 10009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11-215
2010-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