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氯沙坦组。观察各组药物干预前后体重、血脂,血管AngⅡ含量及炎症指标(IL-6、CR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组和氯沙坦组血脂及IL-6、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药物干预8周后,氯沙坦组IL-6、CRP水平低于高脂组(P<0.05),但氯沙坦组及高脂组均高于对照组。氯沙坦组及高脂组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无显著变化,高脂组和氯沙坦组较对照组均增大,氯沙坦组较高脂组显著减小(P<0.05).高脂组及氯沙坦组An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沙坦具有抗AS作用,该作用与脂质代谢无关,与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细胞因子 药理作用

于丽娜 徐延敏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 300211

国内会议

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90-94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